2017年危廢行業并購市場火爆,交易金額與數量均創新高。究其主要原因,有如下3個:1、高額利潤促使并購火爆。危廢是環保這個薄利行業中的“異類”,目前,環保行業盈利率普遍在10%左右,而危廢盈利則達到50%左右。
2、供需不平衡導致并購火爆。嚴格的環保監管下,危廢領域供不應求,處理能力低于危廢產量,使得該行業項目收益的前景比較好。以危廢中的主力軍工業危廢為例,《2017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》顯示,2016年214個大中城市工業危廢產量達3344.6萬噸,而全國危廢經營單位實際經營規模則僅為1629萬噸,產能存在巨大缺口,供需嚴重不平衡。
3、巨大的市場空間激發并購火爆。E20環境研究院(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環境領域縱深服務生態平臺)預計,危廢產生量若按復合年增長率10.5%由2017年的4,990萬噸增加至2021年的7,440萬噸,未來三年我國危廢市場有望形成2000億元以上的規模。眾多企業看到商機搶占市場,紛紛涌入危廢這一“藍海”行業淘金,由此激發并購市場火爆。
二、危廢行業并購火爆特征
從危廢并購一覽表中得出3大行業特征:1、行業老兵、后起之秀、跨界來者紛紛涌入,跑馬圈地搶占市場,局部整合并購動作頻發。2017年的21起危廢行業并購案中,既包括東江環保、啟迪桑德在內的“行業老兵”動作頻發;又包括東方園林、盛運環保在內的“后起之秀”紛紛亮相;也包括金圓股份、金甲殼蟲等“跨界者”踴躍闖入。
2、從交易價格來看,整體交易價格普遍較低,被并購標的公司體量偏小,超過10億元收購交易案僅為2例,超過5成交易案價格不足1億。一方面說明了“小而美”的危廢企業成并購“香餑餑”;另一方面體現出現階段環保企業小而散的特點,市場集中度低(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統計:危廢行業CR8僅為6%),全行業亟需打造若干個航母級的龍頭企業進行有序的并購整合。
3、危廢企業組建基金,借勢資本整合并購。通過設立環保產業并購基金,借力進行危廢行業并購也成為重要手段。比如,2017年6月潤邦股份通過其并購基金簽訂收購協議,以2.29億元收購中油優藝21%股份;2017年7月和8月,雪浪環境通過其并購基金,分別并購江蘇愛科固體廢物處理有限公司65%和連云港美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20%的股份。
綜上所述,危廢行業的并購大戲并不會在短期內就偃旗息鼓。未來,企業跑馬圈地和整合并購將會持續下去,搶占危廢市場或將愈演愈烈,行業進入“群雄逐鹿”時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