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 |
政策名稱 |
內容 |
2019.10 |
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9年本)》 |
目錄中鼓勵類包括“二十八、信息產業”之“22、半導體、光電子器件、新型電子元器件(片式元器件、電力電子器件、光電子器件、敏感元器件及傳感器、新型機電元件、高頻微波印制電路板、高速通信電路板、柔性電路板、高性能要銅板等)等電子產品用材料” |
2019.8 |
《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促進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的實施意見》 |
鼓勵企業技術創新,開展個性化定制、柔性生產,豐富產品種類,滿足差異化消費需求 |
2019.3 |
《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》 |
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端設備、生物醫藥、新能源汽車、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。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。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,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。深化增值稅改革,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%的稅率降至13%,將交通運輸業、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%的稅率降至%,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;保持6%一檔的稅率不變,但通過采取對生產、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,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,繼續向推進稅率三檔并兩檔、稅制簡化方向邁進。 |
2017.11 |
《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(2018-2020年)》 |
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,著力加強高端智能化系統研制應用,著力提升產業基礎支撐能力,著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,著力推進“互聯網+”協同制造集成應用,加快制造業智能化發展。通過3年的努力,制造業智能化的新技術,新產品、新模式、新業態不斷涌現,高端智能化系統研制應用取得突破,標準化、檢驗檢測、認證服務體系基本健全,智能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|
2017.10 |
《關于發揮民間投資作用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指導意見》 |
提出提升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水平,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智能制造工程,圍繞離散型智能制造、流程型智能制造、網絡協同制造、大規模個性化定制、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開展應用,建設一批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,引導產業智能升級。支持民營企業開展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工作,建設一批試驗驗證平臺,開展標準試驗驗證。加快傳統行業民營企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,提高精準制造、敏捷制造能力。 |
2017.3 |
《201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》 |
進一步釋放國內需求潛力。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相適應、消費升級和有效投資相促進、區域城鄉發展相協調,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持久拉動作用。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。實體經濟從來都是我國發展的根基,當務之急是加快轉型升級。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推動實體經濟優化結構,不斷提高質量、效益和競爭力。 |
2017.1 |
《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(2016版)》 |
將“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”之“1.3電子核心產業”之“13.3新型元器件”之“鋁合金電纜、復合海底電纜及高壓超高壓電纜等新型電纜”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 |
2016.11 |
《“十三五”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》 |
指出加快發展壯大包括高端裝備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;促進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突破發展,引領中國制造新跨越;到2020年,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%,形成包括高端制造在內的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 |
2016.9 |
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(2016-2020年)的通知》 |
適應家用電器高端化、智能化發展趨勢,加大團體標準和高水平企業標準的供給力度。針對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居民生活方式的轉變和農村家電消費的普及,加快制修訂強制性國家標準,全面提高家電產品安全、節能節水、使用年限、安裝維修等更求 |
2016.9 |
《中國電線電纜行業“十三五”發展指導意見》 |
將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驅動上,將提高創新能力提在首要位置上;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,打好化解行業痼疾的攻堅戰;全面提升質量品牌建設,解決行業由大變強的當務之急;創新融合綠色發展協同引領,天力提升產業成長空間;從戰略高度積極推進國際合作和國際化發展,善用全球真賦促進發展以及人才為本、文化引領發展,夯實發展的軟實力等六個方面。 |
2016.8 |
《中國家用電器工業“十三五”發展指導意見》 |
指出中國經濟正處于高速增長轉換的新常態,“十三五”是我國家電工業能否適應新常態帶來的變化,全面完成轉型升級任務實現全球家電強國目標的關鍵五年。家電工業需要進一步轉變增長方式,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步伐,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|
2016.3 |
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》 |
指出要深入實施《中國制造2025》,以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和基礎能力為重點,推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,促進制造業朝高端、智能、綠色、服務方向發展,培育制造業競爭新優勢。要全面提升工業基礎能力,加快發展新型制造業,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|
2015.5 |
《中國制造2025》 |
到2020年,40%的核心基礎零部件、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,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緩解,航天裝備、通信裝備、發電與輸變電設備、工程機械、軌道交通裝備、家用電器等產業急需的核心基礎零部件(元器件)和關鍵基礎材料的先進制造工藝得到推廣應用。到2025年,70%的核心基礎零部件、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,80種標志性先進工藝得到推廣應用,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建成較為完善的產業技術基礎服務體系,逐步形成整機牽引和基礎支撐協調互動的產業創新發展格局。 |
在國家政策扶持以及新能源革命的推動下,2013-2019年我國電力電子器件行業市場規模整體增長。根據數據顯示,2013年我國電力電子器件行業市場總額近2000億元,2020年預計將超過5000億元。

欲了解更多內容,請參閱我們的行業分析報告:
《2021年中國電力電子器件市場調研報告-市場現狀與未來商機分析》
《2021年中國電力電子器件產業分析報告-產業競爭格局與未來動向研究》
行業分析報告是決策者了解行業信息、掌握行業現狀、判斷行業趨勢的重要參考依據。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調整,未來我國各行業的發展都將進入新階段,決策和判斷也需要更加謹慎。在信息時代中誰掌握更多的行業信息,誰將在未來競爭和發展中處于更有利的位置。
中國報告網專注于行業分析與產業研究,多年來持續追蹤數千個細分行業,是業內領先的資深行業分析報告提供方,曾為數千家企業(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和數十家國內五百強企業)提供了詳實的行業分析報告,并獲得了客戶認可。
報告訂購咨詢請聯系:
電話:400-007-6266 010-86223221
客服微信號:guanyankf
客服QQ:1174916573
客服郵箱:sales@chinabaogao.com